祈祷的原则 (Prayer Principles)

八月 14, 2025

 Prayer Principles

 

学会用祈祷与上帝交通,需要我们下定决心,把祈祷置顶为生活的优先事项。上帝通过《圣经》召唤我们,应把祈祷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要不断地祷告”(帖撒罗尼迦前书5:17),也要有意识地、有目标地祈祷“應該一無掛慮,凡事要藉著禱告和祈求,懷著感恩把你們的需要告訴上帝。”(腓立比书4:6)

祈祷无需长篇大论或拘于形式,便能蒙上帝垂听。当门徒求耶稣教导他们祈祷时,他给出的示范——主祷文——仅有66个字。(马太福音6:9–13)不过在另一些场合,耶稣也会作长篇祈祷,比如《约翰福音》第17章记载的,他热切地为自已即将面临的苦难与死亡做准备、为门徒和未来的信徒祈祷。

每天的任何一个时刻,我们都能够通过祈祷来把心思专注在主身上,领受他的力量与启示。“要尋求耶和華和他的能力,時常來到他面前(历代志上16:11)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进行简短的“不住祷告”,无论是在喝咖啡休息时、堵车时、约会等候时、做饭时,还是遛狗时。

即使我们已养成了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祈祷的习惯,但专门留出安静的时间,全心投入、热切地寻求主,同样是重要的。当我们把生命、所爱的人、工作和追求的目标都交托给上帝时,他就赐下全然的平安和我们前行所需的信心。(以赛亚书26:3)

祈祷没有固定模式或神奇公式,但《圣经》告诉我们“義人的禱告有極大的力量和功效”。(雅各书5:16)《圣经》也鼓励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祈祷。“耶穌講了一個比喻來教導門徒要常常禱告,不要灰心(路加福音18:1)我们的祈祷应当刻意而热切,因为我们是怀着爱和敬畏地来到宇宙的神——我们天上的父的面前。

下面是《圣经》中关于祈祷的一些基本原则,可供我们在日常祈祷中运用。

 

怀赞美感恩的态度赞美能讨主喜悦,带你来到他的面前。“要懷著感恩的心進入他的門,唱著讚美的歌進入他的院宇;要感謝他,稱頌他的名。”(诗篇100:4)“凡事要藉著禱告和祈求,懷著感恩把你們的需要告訴上帝(腓立比书4:6)

在向上帝陈明请求之前,不妨先赞美和感谢他的爱与恩典、无限的怜悯,以及在我们生命和世界中的作为。诚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不觉得想要赞美或感谢上帝——比如有病痛、灰心失意或挣扎于重重挑战之时——但恰恰是这些时刻,赞美他并提醒自己上帝赐予的极多福分,尤为重要。

 

从纯净的心开始。要相信主会应允祈祷,首先需要确保自己与上帝之间关系正直。“我們若能凡事問心無愧,就可以在上帝面前坦然無懼。這樣,我們無論向上帝祈求什麼,都必得到,因為我們遵守他的命令,做他喜悅的事(约翰一书3:21–22)

若你因未承认的罪或自己犯了的一些过错,而感到不配得主的赐福,就要承认自己的罪和过犯,求主赦免,并承诺会设法纠正事情,或与相关的人和好。(马太福音5:23–24)然后坚信他的应许如果我們承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和公義的,必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约翰一书1:9)主乐意赦免,也必垂听我们的祈祷。(诗篇103:8–12)

 

求上帝的旨意被实践当耶稣的门徒求他教导他们祈祷时,他教导他们这样说我們天上的父,願你的聖名被尊崇,願你的國度降臨,願你的旨意在地上成就,就像在天上成就一樣”(马太福音6:9–13)当我们向上主呈上请求时,应当考虑什么能讨主喜悦、推进他的国度。要承认虽然我们有所求,但他最清楚在每个处境中什么才是最好的。

当你尽力讨主喜悦时,按他旨意成就你心中的渴望,也会使他喜悦。“要以耶和華為樂,他必成全你的心願”(诗篇37:4)当你的意愿与他的旨意一致时,这样“無論你們求什麼,都會得到應允”(约翰福音15:7)

 

别人的需要代求。为别人祈祷,是实践《圣经》中两个最大诫命之一——“要愛人如己”(马可福音12:30–31)——的重要方式。上帝期望我们不仅为自己祈祷,也要为别人,特别是为其他信徒代求。“要警醒不怠地為各地眾聖徒禱告”(以以弗所書所书6:18[圣经新普及译本]

你为别人的祈祷——无论对方是信徒或是还没有信主的人——都能对他们的人生产生影响,而且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我劝你,要为所有的人向上帝祈求、祷告、代求、感恩;也要为君王和所有在位的人祷告,使我们能过着安宁、和平的生活。”(提摩太前书2:1–2[现代中文译本圣经]

 

祈祷要具体。耶稣教导跟随者要将具体的需要带到他面前。《圣经》中记载了一个瞎子的故事,他呼求耶稣怜悯他。耶稣回应时问他你要我为你做什么?”当瞎子表明想看见的愿望后,耶稣就医治了他,说你的信心使你痊愈了”(马可福音10:46–52[圣经新译本])

《圣经》指示我们要藉著禱告和祈求,将我们的请求告诉恩待我们的上帝。(腓立比书4:6)“祈求”指的是就特定事项,向更高的掌权者发出的热切请求。换句话说,祈祷不应该是模糊随意的。“所以,讓我們坦然無懼地到他賜恩的寶座前,好領受憐憫和恩典,作隨時的幫助”(希伯来书4:16)

 

全心全意地祈祷有时你可能会想:既然全知的上帝在我们求之前就知道一切,为什么还需要祈祷呢?确实,上帝知道我们的需要,正如耶稣所说在你們祈求以前,你們的父已經知道你們的需要了”(马太福音6:7–8)但我们仍然被上帝呼召要祈祷,因为祈祷首先且最重要的,是我们与上帝相交的管道。

祈祷是你信心的积极宣告,表明我们相信上帝是至尊无上、垂听并应允祈祷的,且爱我们如亲爱的儿女。耶稣教导说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当然不会!所以你们虽然罪恶,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他岂不更要把好东西赐给求他的人吗?”(马太福音7:9–11[圣经新普及译本])

 

充满信心祈祷通过祈祷,我们可以来到天父面前,将一切挂虑和关心的事交托给他去照料,信任他会本着爱,按着他为我们人生所定的美好目的来行事。(腓立比书2:13)我们是凭着信心来到他面前。

当两个瞎子求耶稣医治时,耶稣问他们是否相信他能作这事。他们回答信,耶稣就说“照他們的信心”给他们成就——他随即医治了他们。(马太福音9:27–30)另有一次,一位为儿子热切求医治的父亲哀求耶稣说如果你能,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吧!”耶稣回答说如果你能?對於相信的人,凡事都有可能!”这位父亲诚实地回应我信!但我信心不足,求你幫助我!”之后,耶稣就治好了他的儿子。(马可福音9:17–27)

 

奉耶稣的名祈祷耶稣教导我们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應允”(约翰福音14:13–14)《圣经》也说你們無論說什麼和做什麼,都要奉主耶穌的名來說和做,並借著他感謝父上帝。”(歌罗西书3:17)

当耶稣降世为我们的罪而死时,他就成了我们与天父之间的中保。《圣经》告诉我们上帝只有一位,在上帝和世人之間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摩太前书2:5)这就是基督徒奉耶稣的名祈祷的原因。

 

宣告自己已得到上帝话语里所应许的事物上帝在《圣经》中,向所有相信他、并接受耶稣为主和救主的人,作出了应许。“上帝既然連自己的兒子也不顧惜,讓他為我們犧牲,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罗马书8:32)“我的上帝必按照他在基督耶穌裡的榮耀,豐豐富富地賜給你們所需用的一切。”(腓立比书4:19)

当我们在祈祷中宣告自己已得到他应许的事物时,正是表明我们对他记录下来的话语的信心。当然,这些应许也带有其条件。“我们无论向上帝祈求什么,都必得到,因为我们遵守他的命令,做他喜悦的事。”(约翰一书3:22)当我们要求上帝实践他说的“无论向上帝祈求什么,都必得到”的应许时,也必须尽自己的本分,遵守他的命令。

 

信靠上帝会带来相宜的结果每一个符合上帝旨意的祈祷,他都垂听,并会以他知道的对那个情况和相关的人最好的方式来回应。“我們若按著上帝的旨意祈求,他必垂聽,這是我們對他的信心。我們既然知道上帝垂聽我們一切的祈求,就知道我們必能得到所求的”(约翰一书5:14–15)

 

祈祷看似未蒙应允时

上帝总是垂听并回应我们的祈祷,但不总是立刻回应,也不一定按我们期望的方式。有时他的回答是“好”,有时是“不”,有时他要我们“等候”他对情况所安排的最佳时机和目的。祈祷的结果也可能受到别人的选择和行动的影响,因为上帝赐给了每个人自由意志和选择的权力。

既然上帝应许,我們若按著上帝的旨意祈求,他就会给与我们祈求的事物,那么我们就可以信靠他会按着他的旨意、以对我们和别人最有益的方式回应。如果他延迟或没有按我们期望的方式作出回应,要谨记:祈祷不是为了成全我们在世间的凡念,而是为了成就他的旨意。这样做很重要。

我们要恒切祈祷(路加福音18:1),因为不求,当然无所得。我们从《雅各书》4:2得知你們得不到,是因為你們不向上帝祈求有时上帝不回应祈祷,是因为他知道我们所求的,在某方面于己或于人无益。《圣经》警告说,如果用心不良或出于私欲,主可能不会给予我们求问的事物。(雅各书4:3)还有些时候,上帝不回应是因为他为我们安排了更好的计划,或者种种状况不合适,又或是他正在雕琢别人的人生。

抑或他正在雕琢的就是我们的人生,帮助我们在信心、信靠和忍耐上成长——这也正是祈祷似乎未蒙应允的另一个原因。“要在耶和華面前安靜,耐心等候他。”(诗篇37:7)忍耐似乎是他在我们生命中最常教导我们的功课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信靠他。“但我們若盼望那尚未看見的,就會忍耐等候。”(罗马书8:25)

无论祈祷是否按我们期望的方式应允、是否得到即时的兑现,我们都可以确信上帝已经开始动工,必定会循他的意旨在最佳的时机成就美事。我们一旦将挂虑交托给主,就可以安心,确实知道上帝已经垂听,并且作为爱我们的天父,他深切关怀与我们有关的一切。“上帝照著運行在我們裡面的大能,能夠豐豐富富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以弗所書所书3:20)

 

本帖文在2025年8月于《生命之锚》网站发表。(文内圣经经文大都节录自《圣经当代译本》,其他版本则另加注明。)

 

©版权为家庭国际基督徒联会所有2025年

Copyright © 2025 The Family 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