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等候的僕人
彼得·阿姆斯特丹
在新約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耶穌用兩個不同的比喻談到祂的再來。雖然這兩個比喻內容有些不同,但它們都說明了同樣的重點。
第一個比喻,見於馬可福音。耶穌講述完這個比喻後,接著對門徒解釋如何應用這個比喻中的教訓。在講這個比喻之前,耶穌提到在祂再來之前發生的事件。(「耶穌再來」原文為希臘文parousia一詞,指耶穌在末世時的歸來。)祂說,只有天父知道祂什麼時候再來,但在此期間,祂告訴門徒要「謹慎,警醒祈禱,因為你們不曉得那日期幾時來到。」(馬可福音13:32-33)
然後祂告訴他們這個比喻:
「這就好像一個人在出遠門之前,把家中的事交給僕人,讓他們各做各的工作,又吩咐守門的人要警醒。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主人什麼時候回來,可能是黃昏,可能是夜半,也可能是黎明(雞啼)或早上。別讓他突然回來時看到你們在睡覺。我勸你們,也勸所有的人,要警醒!」(馬可福音13:34-37[當代聖經])
房子的主人在行前事先安排好事情,他確定他的每個僕人都知道,當他不在的時候要做些什麼事。他特意告訴守門人保持警醒,為他的歸來做好準備,並在他到達時打開門。一般來說,守門人的職責是防止入侵者的可能入侵;但在這種情況下,主人指示他要準備在主人回來時開門。但是,主人沒有告訴他主人何時會回來的任何跡象。
耶穌接著告訴祂的門徒,他們也要保持警醒和警覺,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的主人什麼時候會回來。耶穌提到羅馬士兵使用的四更守夜——傍晚、午夜、雞啼和早晨。祂提到主人可能會突然回來,這並不意味著很快回來,而是出乎意料地回來——他可能隨時回來,沒有人會確切知道他什麼時候會來。如果當主人到達時發現僕人正在睡覺,他就會失職了。
在福音書中也有好幾個類似保持警醒和警覺的呼召:「你們要時刻警醒,常常祈求,好讓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發生的事,可以站在人子面前。」(路加福音21:36[聖經新譯本])「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那一天來到。」(馬太福音24:42)「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馬太福音25:13)
僕人在值班的時候竟然被人發現在睡覺,那會被主人視為僕人沒有履行職責,這是個可恥的失敗。我們讀到這樣的事曾發生在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前夕,當時耶穌告訴彼得、雅各和約翰,在祂禱告時「要留在這裡,也要警醒。」後來我們讀到,「祂回來的時候,看見門徒睡著了」,祂對彼得說:「你連一個小時也不能警醒嗎?」(馬可福音14:34-37[聖經新譯本])。
耶穌強調,祂的門徒必須保持警覺、警醒、察覺和警惕,因為沒有人知道祂回來的時間。耶穌當時對祂的門徒所說的話,也是祂對所有時代的基督徒所說的話,包括今天的我們。耶穌呼召我們要警醒地活出我們的信仰,以確保我們準備好迎接主的來到。在馬太福音第24章中,耶穌說:「那麼,誰是那個受主人委託管理家中大小僕役、按時分糧食給他們、又忠心又精明的奴僕呢?主人回家時,看見他盡忠職守,他就有福了。」(馬太福音24:45-46[當代聖經])
我們很容易讓自己的屬靈生活變得懶散,忽略自己的信仰和與上帝的關係。日常生活中的煩惱瑣事,逼使我們專注於日常職責、工作、家庭、朋友,以及日常生活中永無止境的事務。我們需要特意付出時間和努力,去積極地活出自己的信仰,餵養我們的靈魂,讓我們的靈性生活保持充滿活力和進步,以實現耶穌對我們的呼召:要保持警醒!
第二個比喻,也有類似的信息,見於路加福音第12章:
你們要束上腰帶,準備服侍,要點亮燈,像奴僕們等候主人從婚宴回來。主人回來一叩門,奴僕就可以立即給他開門。主人回來,看見奴僕警醒等候,奴僕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束上腰帶請他們坐席,並親自服侍他們。無論主人在深夜(二更天)或黎明(三更天)回家,若發現奴僕警醒等候,奴僕就有福了!(路加福音12:35-38[當代聖經])
耶穌在這個比喻的開頭,呼籲門徒「束上腰帶,準備服侍。」這表達一種隨時準備好行動的概念,正如彼得前書1:13(聖經新譯本)所重申的那樣:「所以要準備好你們的心(隨時可以行動),警醒謹慎,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要帶給你們的恩典。」
耶穌繼續講述這個關於隨時準備好採取行動的呼召,祂用另一句話表達同樣的觀點:「要點亮燈。」這反映出要準備好在夜間採取行動。這兩者都說明耶穌呼召祂的門徒在等待祂再來時,要有準備好的態度。
第三個描述,完成了要準備好的概念:「像奴僕們等候主人從婚宴回來。主人回來一叩門,奴僕就可以立即給他開門。」在那個時代的婚宴,可能會持續數天,甚至長達一週,因此僕人無法知道他們的主人何時回家。在等待過程中,他們必須隨時做好準備,並保持警覺。
耶穌用了三個準備好的例子——束上腰帶,準備服侍;要點亮燈;並隨時準備好迎接主人的回來——來表達祂的跟隨者需要以反映出祂教導的方式生活。我們要過一種以祂的話語為指引的生活;此外,我們的眼目要仰望天堂,期待祂再回來。
然後,祂專注於談論對那些準備好的人的獎賞。「主人回家,若發現奴僕警醒等候,奴僕就有福了!」那些在主人再來時警醒的人,將得到上帝的恩惠。他們一直在靈性上保持警惕,活出自己的信仰。
耶穌接著講到主人回到家裡,發現他的僕人在等著他時,他有什麼行為。「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必束上腰帶請他們坐席,並親自服侍他們。」主人將與僕人互換角色,這實際上意味著僕人不再具有以前相同的地位。在這個比喻中,主人的行為反映出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為門徒洗腳時的行動。(約翰福音13:4-5)
祂為他們洗完腳以後,對他們說:「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老師,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應當彼此洗腳。我作了你們的榜樣,是要你們也照著我所作的去行。」(約翰福音13:14-15[聖經新譯本])
耶穌是服事者的概念,在福音書中隨處可見,例如耶穌論及「因為人子來,不是要受人服事,而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許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45[聖經新譯本]),以及「我在你們當中,是服侍人的。」(路加福音22:27[當代聖經])
耶穌接著說:「無論主人在深夜(二更天)或黎明(三更天)回家,若發現奴僕警醒等候,奴僕就有福了!」馬可福音在頭一個比喻中,使用羅馬人守夜的四更天。但在這個比喻中,耶穌指的是猶太人守夜的三更天。祂告訴那些跟隨祂的人,祂再來的時間是不確定的,無論主人什麼時候來,那些警醒並準備好的人,都會得到祝福。
耶穌兩次提及,當祂再來臨時,那些保持警醒並準備好了的僕人,是有福的。聖經教導說,耶穌會再來,但沒有人知道祂的第二次降臨何時會發生。就像比喻中的僕人一樣,我們誰也不知道主人再來的日期或時辰,但耶穌勸勉我們要在靈性上隨時保持警惕,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在某個時候,主必會再來,我們希望在祂再來之時,我們都做好準備。
我們也可以把同樣的原則銘記在心,應用在我們死亡的時候。在歷史上,沒有一個基督徒曾經歷過基督的再來,但所有在今生去世的基督徒都會來到祂的面前,與祂同在。我們誰也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死,只知道我們是會死的。我們應該從耶穌在這些比喻中的教導領會到,我們不知道「主人」什麼時候會召喚我們回天家,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在靈性上保持警醒,隨時做好準備。
本貼文最初於2018年7月發表,在2024年5月改編並重新發表。
©版權為家庭國際基督徒聯會所有2024年。
近期的文章
- 你在走的路,勝過你的意圖 (The Road You’re on Trumps Intention)
- 堅持不懈地禱告 (Perseverance in Prayer)
- 出現的價值 (The Value of Showing Up)
- 祂所應許的平安 (His Promised Peace)
- 為什麼溫柔謙和很重要 (Why Meekness Matters)
- 警醒等候的僕人 (The Waiting Servants)
- 經歷苦難時的恩典 (Grace for Times of Affliction)
- 復活節:我們為什麼要慶祝新約 (Easter: Why We Celebrate the New Covenant)
- 祂的完美時間 (His Perfect Timing)
- 新年好消息 (Good News for the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