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懈地禱告
寶藏
「主啊,教我們禱告。」——路加福音11:1
神期望祂的每個兒女都尋求祂的幫助與同在,在禱告中親近祂,並與祂建立個人關係,讓祂成為我們的天父。祂的話語說:「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利米書29:13),以及「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各書4:8)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學會通過禱告與主之間有個人、親密的接觸,這是我們與上帝直接溝通的方式。
雖然我們應該每天花時間祈禱和閱讀主的話語,來與祂交誼,但耶穌也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在一天中不斷禱告。祂告訴祂的門徒一個比喻,「說明他們必須常常祈禱」(路加福音18:1[英文新國際版本聖經])。祂還說要「警醒禱告」(馬太福音26:41);而保羅教導我們要「不住地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5:17)禱告是主讓我們保持親近祂、不斷與祂同在、依靠祂和祂的引導的一種方式。
雖然我們的天父「在我們求祂之前,就已經知道我們需要什麼」(馬太福音6:8),我們還是要來到祂面前,承認我們自己無法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我們需要祂的幫助和指引。聖經教導我們「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請教)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6)
身為神的兒女,我們要承認祂的大能,並通過向祂尋求幫助、指導、供應和祝福,而且將我們所有的顧慮都交託給祂,來表明我們對祂的信心。聖經說:「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嗎?」(馬太福音7:9-11)
所以絕對不要認為,你必須嘗試自己解決所有的問題和做決定。在禱告中將你的決擇帶到上帝面前,並尋求祂的指引和智慧。聖經說,「沒有祂,你什麼都不能做」(約翰福音15:5[現代中文譯本聖經])。但有了祂,你可以「靠著那加給你力量的基督,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4:13[和合本修訂版])所以當你需要幫助時,就告訴耶穌。
「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祂必扶持你。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都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詩篇55:22[聖經當代譯本];彼得前書5:7)耶穌說:「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但有一個條件:祂說,「到我這裡來。」(馬太福音11:28-30)當你通過祈禱、信心和感恩之心來到主的面前時,你會在祂那裡獲得喜樂、平安和力量。
這就是禱告的意義所在。這不僅僅是某種宗教儀式,而是一種活生生的關係。正如這首古老的讚美詩歌所說的:
耶穌是我親愛朋友,
擔當我罪與憂愁。
何等權利能將萬事,
帶到主恩座前求。
多少平安屢屢失去,
多少痛苦白白受,
皆因未將各樣事情,
帶到主恩座前求。
——約瑟夫·史克來芬(Joseph M. Scriven, 1820-1886)
學會祈禱,將我們的重擔、試煉和需求交託給祂,並相信祂會垂聽和回答我們的禱告,這麼做非常重要。
堅持不懈地祈禱
聖經教導說:「耶和華啊,祢的話永遠存留,堅立在天」(詩篇119:89[現代中文譯本聖經]);而瑪拉基書3:6說:「我是耶和華,我不改變。」上帝的旨意有些方面是不變的,包括祂的應許,和祂對所有信靠耶穌的人的救贖禮物。在我們的生命中,有時某些事情已經被祂命定了,我們必須順服祂的旨意,接受祂在我們生命中所做的事。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有時候,我們消極地接受情況和環境,只是因為我們缺乏信心和決心以禱告來奮鬥。人們稱這種態度為「接受命運」。
聖經教導我們要通過熱切的禱告,將萬事交託給主,同時信靠祂,並祈求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10)聖經告訴我們:「將你們一切的憂慮和掛念都交給神,因為祂關心你們」(彼得前書 5:7),並且「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立比書4:6)上帝不想要我們消極地接受我們在生命中面臨的一切,而是要積極地在禱告中、將我們的擔憂和關心之事帶到上帝面前。
當我們禱告時,我們必須相信上帝會聽到我們的禱告,並已應許會按照祂的旨意回答我們。聖經說:「義人懇切的禱告大有能力,會產生神奇美好的結果。」(雅各書5:16[聖經新普及譯本])但先知以賽亞有一次曾經哀歎說:「無人求告祢的名,無人奮力抓住祢。」(以賽亞書64:7)我們祈求上帝來干預事情的禱告,應該是熱烈、懇切而堅持不懈的,正如聖經中以下的故事所指出的那樣。
假設你在午夜去朋友家,想借三個麵包。你對他說:「我的一個朋友剛來拜訪,我沒有什麼東西給他吃的。」
假設這位朋友從他的臥室裡喊道:「別打擾我。晚上門已經上鎖了,我和我的家人都在床上了。我幫不了你。」但我告訴你,即使他不會為了友誼之故而幫忙,但如果你敲門的時間足夠長,他會因為你不顧羞恥的堅持請求,而起來給你你需要的任何東西。
所以我告訴你們,你們要不斷祈求,就必得著你們所求的。繼續不斷尋找,你就會找到。繼續不斷叩門,門就會向你敞開。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路加福音11:5-10[聖經新普及譯本])
我們可以從耶穌用來教導門徒禱告的這個比喻中,學到什麼?如果你真誠地需要什麼,並且你相信你的請求是在祂的旨意範圍內,或是你正在為他人代禱,或是你在請求祂使你正在擔負的一些重要任務上獲得成功,那麼就熱切地為它祈禱。堅持不懈!「尋找,就必尋著」,如果你的禱告沒有立即得到回應,千萬不要放棄!只要不斷用你的禱告去敲天堂的門,並相信按照上帝善良完美的旨意,「門是會打開的」。「我們對神所懷的確信是這樣的:如果我們按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垂聽我們。如果我們已經知道凡是我們所求的祂都垂聽,我們就知道我們已經擁有了向祂所求的。」(約翰一書5:14-15[中文標準譯本聖經])
上帝的應許
上帝在聖經中為那些愛祂和敬拜祂的人做出了許多應許,我們可以將這些應許應用到我們的日常需求中。上帝的話語說:「神的神能已把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上帝]的事賜給我們,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神。因此,祂已把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使我們就得分享神的本性。」(彼得後書1:3-4[和合本修訂版])
我們絕不該輕視或忽視神的應許,因為藉著這些應許,我們「就得分享神的本性。」正是通過上帝的應許,我們才能領受祂賜予的救贖和永生的禮物,這是應許給所有接受上帝的兒子耶穌作為他們的主和救主的人的。憑著對祂的應許的信心,我們獲得「成為神兒女的權利」,這是要賜給所有相信祂之名的人。(約翰福音1:12[聖經當代譯本])
要過一個強而有效力的禱告生活,研讀和知道神的話語是很重要的。信心通過忠實地學習祂的話語而增長。「信心是從聽神的話語而來的。」(羅馬書10:17[聖經新譯本])上帝在祂的話語中做出了承諾,當你祈禱時,你便可以宣告你已得到這些承諾的實踐。當你引用上帝的話語時,這是你對祂的信心和信靠的積極宣告。因為「沒有信心的人得不到上帝的喜悅,因為來到上帝面前的人必須相信上帝存在,並相信祂會賞賜一切懇切尋求祂的人。」(希伯來書11:6[新英文國際版本聖經])
我們也應該以讚美和感恩開始和結束我們的禱告,並在敬拜中來到上帝面前。祂的話語說:「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立比書4:6)詩篇教導我們「應當充滿感恩進入祂的殿門,滿口讚美進入祂的院子;要感謝祂,稱頌祂的名。」(詩篇100:4[聖經新譯本])我們應該給予「萬王之王」應有的敬畏和尊榮,來到祂的面前。 |
當然,有時我們的禱告並沒有立即得到回應,也沒有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得到回應。記住上帝的延誤不一定是否認,有時我們只需要對祂有信心,並等待祂的回答,這往往會導致「我們的信心經過試驗,會產生忍耐。」(雅各書1:3[聖經當代譯本])學習有耐心,似乎是上帝經常教導我們的功課之一,也是我們最稀有的美德之一。因為這考驗我們的信心,並促使我們更親近主和祂的話語。
要祈求神的旨意首先得以實現,也很重要。要確定你尋求祂實踐的事情,是為了祂的榮耀,並在祂的旨意範圍內。耶穌教導祂的門徒禱告:「願祢的旨意在地上成就,就像在天上成就一樣」(馬太福音6:10[聖經當代譯本]),而祂自己在被釘十字架前的最後幾個小時裡禱告說:「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祢的意思。」(路加福音22:42)
在你為某件事禱告,並將其交託給主之後,你只需要有信心神會按照祂良善、蒙祂悅納而純全的旨意來回答你。(羅馬書12:2[聖經當代譯本])「你們無論禱告求什麼,只要相信已經得到了,就必得到。」(馬可福音11:24[聖經當代譯本])
當你一旦在禱告中把你祈求的事交託了給主,從那時起,它就在神的手中了。你不需要為這事擔心。事實上,聖經告訴我們:「應當一無掛慮。」(腓立比書4:6)只要信靠主,讚美祂,感謝祂垂聽、並回答你的禱告,即使你沒有立刻看到回答。「要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為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
摘自家庭國際基督徒聯會在1987年發表的《寶藏》中的一篇文章,2024年9月改編並重新發表。
©版權為家庭國際基督徒聯會所有2024年。
近期的文章
- 你在走的路,勝過你的意圖 (The Road You’re on Trumps Intention)
- 堅持不懈地禱告 (Perseverance in Prayer)
- 出現的價值 (The Value of Showing Up)
- 祂所應許的平安 (His Promised Peace)
- 為什麼溫柔謙和很重要 (Why Meekness Matters)
- 警醒等候的僕人 (The Waiting Servants)
- 經歷苦難時的恩典 (Grace for Times of Affliction)
- 復活節:我們為什麼要慶祝新約 (Easter: Why We Celebrate the New Covenant)
- 祂的完美時間 (His Perfect Timing)
- 新年好消息 (Good News for the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