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有禮貌的
彙編
聖經《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中對愛的描述,涵蓋一份並非是愛的列單。我們在英文國際版本聖經的第5節讀到,愛「是不粗魯的」。換句話說,愛是有禮貌的。
這句話的希臘文,可以被翻譯為「不做失禮的事」或「不做不恰當的行為」。基督徒的愛不會製造問題,也不貶低他人。基督徒的愛會選擇可以幫助他人的適當行為和反應。
在現今文化中,越來越多人接受粗魯的言行。在一代以前,人們根本不會接受的公眾行為和言論,現在竟已司空見慣。我們生活在《華爾街日報》的散文家美林·馬科(Merrill Markoe)所稱的「粗魯復興」時代之中。事實是,粗魯源於自私。有禮貌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人際交往的摩擦;沒有禮貌顯示出那人對他人缺乏顧慮。那個沒有禮貌的人正在對人傳達「惟我獨尊」的訊息。相比之下,愛不能自私,原因很簡單,愛會關心他人的安康福祉。因此,愛是有禮貌的。
當基督徒見證他們的信仰,並捍衛信仰時,他們應該以「溫柔和敬畏(尊重)」的方式來這麼做。1 換句話說,我們應該以充滿愛心、禮貌的方式來作見證。這並不是說,基督徒永遠不應該對別人的行為說負面的話。福音的信息譴責罪,並呼籲罪人悔改和信奉耶穌。2 然而,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正確的方式和錯誤的方式,指出罪的不是,不一定要是傷人而無禮的。上帝召叫基督徒用愛心說誠實話,3 而如我們所知的,愛不是粗魯的。
一位愛妻子的丈夫,不會粗魯地對待她,而是會以禮貌和尊重的方式對待她。一位愛會眾的牧師,不會以看不起人的方式來對他人談論他們。一個愛鄰居的基督徒,會記得言行要彬彬有禮,並以禮貌得體的方式行事。我們以言行表現出自己充滿愛的生命,這將會大大影響他人,為主帶來榮耀。--摘自gotquestions.org4
*
禮貌地對待每一個人,甚至是那些對你無禮的人——不是因為他們人品很好,而是因為你是。--作者不詳
*
仁慈是聾人能聽到、盲人能看到的語言。--作者不詳
鼓勵的話
「我可以和經理談談嗎?」
我的朋友對我們女服務生的突然請求,讓我嚇了一跳。我們在一家受人歡迎的比薩餐廳進晚餐,一切似乎都平靜無事,因此我想知道愛琳到底要做些什麼。
幾分鐘後,經理出現在我們的桌旁。「我能為您做些什麼事嗎?」她猶豫地這麼問,彷彿在預期一個憤怒的客人將再次斥責她。
「我只是想讓你知道,為我們今晚服務的女服務生真的是特別週到,」愛琳開始說。然後,她描述了我們的服務生所做的幾件讓她特別注目的事情。
經理顯然鬆了一口氣,而且非常高興。站在她身旁的女服務生也是一樣。我們四個人都笑了,然後聊了幾分鐘。愛琳讓兩個勤奮工作的女人心花怒開,覺得她們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這種運用正面積極話語的力量,給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當我們思考我們說的話時,我們很容易會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我們想收回的話語上。然而,幸運的是,有些話語幾乎總是正確的話,就是那些傳達愛和鼓勵的話語。--蘇珊·梅辛妮克(Susan Maycinik)
*
生命是短暫的,但總有時間表現出禮貌。--愛默生
*
總是要對人更為仁慈一點,超出你應做到的本分。--詹姆斯·馬修·巴利爵士(James M. Barrie)
*
一個對你很好、但對服務生無禮的人,不是個好人。--戴夫·拜瑞(Dave Barry)
什麼是禮貌?
禮貌就是對他人表現出禮儀和體貼顧慮。這人會洞悉別人的感受,並留意什麼會讓他們快樂。
當你在小事上向人們表達仁慈,當你彬彬有禮、禮貌待人時,這也是向耶穌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因為你是在向祂所創造的人表達愛。這也是向他人表現出耶穌之樣式的一個榜樣。
人們很感激他人對他們以禮相待,而且體貼顧慮。通常,就是在這些小事上貼心是如此重要,它們可以讓別人感到被激賞和關心。
確保你在凡事上都是仁慈而有禮貌的簡單方法,就是遵循耶穌的金科玉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5--R.A.瓦特森和克麗斯蒂·S·林奇(R.A. Watterson and Christi S. Lynch)
我們經常會低估一個觸摸、一個微笑、一句親切的話語、一個傾聽的耳朵、一句誠實的讚美或最小的關懷行為的力量,所有這些都能扭轉一個人的生命。--李奧·波斯卡格利亞(Leo Buscaglia)
*
從今天開始,對待你遇到的每一個人,好像他們在午夜時分就會死了一樣。盡力向他們表現出你能付出的關心、仁慈和體諒,而且你這麼做是完全不會想到有所回報的。這麼一來,你的生命將永遠再也不會一樣了。--奧格·曼迪諾(Og Mandino)
*
每天付出愛
五十年前,人們以為禮貌是好的。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禮貌,但那些沒有禮貌的人會欣賞或羡慕那些有禮貌的人。
然而,自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期開始,人們認為有禮貌就等於是虛偽的舉止。這個想法隨著時間流傳下來,到現在,許多人已忘記了要保持禮貌,有些人則從未學會有禮貌。
在我們譴責人們不再有禮貌之前,我們必須先清楚知道什麼是禮貌。我請幾個人告訴我什麼是有禮貌的行為時,他們都以同樣的方式回答,就是舉一些例子:說「請」和「謝謝」,為女士開門等,是有禮貌的行為。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但他們並沒有完全告訴我們禮貌到底是什麼。
因此,讓我嘗試解釋一下:禮貌其實就是每天在日常生活裡付出愛。
這聽起來並不超級清楚,是嗎?讓我解釋一下。根據聖經,愛就是先顧慮別人的需要。
偶爾,愛會需要你付出極大的代價。你可能在半夜得起床去載你一個在加州薩克拉門托市車子拋錨的朋友。或是,你可能需要花你有的每分錢,去幫助某人脫離困境。或者,誰知道呢?也許你將必須為另一個人而死。耶穌基督說:「人為朋友犧牲自己的性命,人間的愛沒有比這更偉大的了。」(現代中文譯本)
這些是愛對信徒的生命所提出的一些相當重大的要求。然而,讓我們面對現實吧,在大多數日子裡,上帝並沒有要求我們去做這些事情。但每一天,主呼召我們去愛,去先顧慮他人的需要。我們這樣做的其中一個方式就是要有禮貌。讓我來說明一下:
你和另一個人同時來到門口。你可以自顧自地先走進去,也可以把門打開,向對方說:「你先請。」我們都同意這麼做是有禮貌,另一個做法是沒有禮貌。但是為什麼呢?因為,把門打開的動作顯示你在先顧慮他人。然而,自顧自先進去,是先顧慮自己的行為。
在西方,在餐桌上傳遞食物,而不是直接地攫取食物,也是同樣的道理。或者打斷別人說話,而不是等到他們講完之後才說話。駕駛時搶佔人們的行車路道,而不是讓他們先走。把你車子裡的音樂音量調低,這樣那些可能不想聽的人就不必聽等等。這些行為都在顯示我們在先顧慮他人還是自己。
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這些事情,而發現任何沒有禮貌的舉止,都是利己心態的範例。
如果禮貌只不過是「吃沙拉的叉子應該怎麼擺放」,或是「在喝茶時要抬起你的小指頭」,那麼它們就不是很重要了。在這些方面你若犯了錯誤,有時可能會冒犯一個挑剔的人;但這麼做不會造成任何傷害,也不會觸怒上帝。
但是禮貌遠遠超過習俗或禮儀!它們是愛的果實。這意味著,有禮貌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主耶穌說,在人生中你要做的第二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愛人如己。」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有禮貌,就是愛人如己的一種方式。--麥克·腓立普(Michael Phillips)6
本文在2020年7月於「生命之錨」網站發表。
- 1. 彼得前書3:15
- 2. 使徒行傳17:30
- 以弗所書4:15
- https://www.gotquestions.org/love-is-not-rude.html
- 馬太福音7:12
- http://www.gracebaptist.ws/sermons/notes/familylife/familylife25.html
©版權為家庭國際基督徒聯會所有2020年。
近期的文章
- 以樂觀感恩的態度對待人生 (Approaching Life with Optimism and Gratitude)
- 你在走的路,勝過你的意圖 (The Road You’re on Trumps Intention)
- 堅持不懈地禱告 (Perseverance in Prayer)
- 出現的價值 (The Value of Showing Up)
- 祂所應許的平安 (His Promised Peace)
- 為什麼溫柔謙和很重要 (Why Meekness Matters)
- 警醒等候的僕人 (The Waiting Servants)
- 經歷苦難時的恩典 (Grace for Times of Affliction)
- 復活節:我們為什麼要慶祝新約 (Easter: Why We Celebrate the New Covenant)
- 祂的完美時間 (His Perfect Timing)